日期:2025-08-02 11:02:49
面对这轮强降雨,北京市广电局依托应急广播体系,以3级响应机制、1437个终端覆盖网、269次精准播发,筑起一条连接市民的“数字生命线”。在这场与暴雨的较量中,广电科技精准预警守护生命线,两个镇,14个村的群众得以平安转移,数字信号穿透雨幕织就安全屏障。
28日,早6点27分,平谷区融媒体中心接到一通紧急电话,区应急局传来的一条灾情信息迅速牵动每个人的心。平谷区金海湖镇、镇罗营镇降雨量突破200毫米,爆发洪水,部分村庄道路通讯和视频回传信号中断,成为信息孤岛。虽然多个村庄已经断网,但平谷区应急广播通过5G信号喊话功能完好。
为了保障信息快速发布,融媒体中心要求区应急局利用安装在他们那里的应急广播前置发布系统,直接对村发布消息,定点喊话稳定群众情绪,帮助群众防灾避险。
在融媒体中心和区应急局的共同努力下,6点36分,第一条应急信息通过应急广播发布,“金海湖镇将军关村、中心村、茅山后村、黑水湾村,因受强降雨影响,现局部出现断水断电,请不要惊慌,区委区政府正安排人员进行抢险”。
半个多小时后,应急广播系统于7点09分向失联村庄镇罗营镇全体村民发布信息。到了8点31分、8点35分,关上村、北水峪村也分别收到了相关防汛信息。
关上村代理书记秦宝江说:“听到广播,知道上级党委政府正组织力量抢救我们,一下感到有了主心骨。”
7月27日16:35,接到平谷区气象台发布的暴雨红色预警后,区融媒体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市广电局的指导下,平谷区应急广播全面加强应急值守,建立融媒中心、设备制造厂家和建设单位应急工作群,保障7×24小时在线值守。在本次暴雨过程中,平谷区应急广播平台共播发预警、防汛指挥信息154条,其中市级平台下发信息30条。区级应急单位信息15条,镇村级播发转移、防洪等信息109条。
应急广播在7月27-29日的强降雨应对中,充分发挥了“大喇叭”作用,在预警信息发布、人员转移、舆论引导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了一道坚实的“声音防线”。
高标准建设是关键时刻发挥作用的底气,目前平谷区在全区274个村50个社区,安装了高可靠终端334个。安装具有两种信号、两种电力保障的普通终端308个,同时利旧了原有村大喇叭3200多个,做到每村至少有一个高可靠终端,一个普通终端,做到了城乡应急广播全覆盖。
平谷区应急广播在断网断电情况下发挥作用,关键在于严格落实市广电局建设标准和要求。截至2025年7月,全市已建成市级平台和门头沟、房山、昌平、平谷、延庆5个区级平台、1437个主动发布终端,在45个乡镇和街道、554个行政村和社区设置前端,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在服务防汛救灾工作中日益发挥特殊作用。
应急广播是防汛救灾的“千里眼”“顺风耳”,更是群众安危的“预警哨”。为让这道防线更坚固,北京市广电局提前谋划、系统部署,制定了《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工作指南》《北京市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2025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推动各区应急广播平台与应急、气象、水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定期协商机制,确保区、乡镇、村三级播发平台“上下贯通、左右联动”。
面对2025年主汛期极端降雨,北京市广电局牵头建设的应急广播体系,以3级响应机制、1437个终端覆盖网、269次精准播发,实现了从市级指挥到各区触达的全链条贯通。作为全国城乡一体化应急广播试点,北京正探索“平急结合”模式,用数字技术为超大城市防灾减灾树立标杆。
作者:刘国栋、李佳璇
万隆优配-在线炒股配资开户-怎么加杠杆买股票-线下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